凡是事务性跟标准化的事,都可以用机器代替。我很快做出一个规划,建议公司用PeopleSoft软件系统取代人工来做这些事,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让数据更及时,更准确。
当时马云问我,有哪家互联网公司用PeopleSoft?我说没有。他说我们干吗要用?会不会有问题?我说PeopleSoft过去一直是大型公司在用,你要不要成为互联网领域第一家用PeopleSoft的公司?
而且我告诉他,你这样做了以后,花多少钱,带来的收益是多少。他说,如果我是第一家的话,那你就试试吧。
我7月份加入阿里,9月份就做了这个事。到10月份,我就开始做第二个事,推动阿里价值观的演化和调整,从“独孤九剑”进化到“六脉神剑”。
来到阿里以后,我很快就意识到,价值观对阿里极其重要。我常常在不同的场合,看到一个人被评价为价值观不好,很快这个人在名利上就受到影响。我就知道这个公司对价值观是非常认真的。
所以我做的第二个事情也是一种战术上的选择,就是要搞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
在10月份启动这件事,11月份就用“六脉神剑”替代了原来的“独孤九剑”。整个过程是非常风险跟麻烦的,细节就不讲了。“六脉神剑”用了十多年,到2019年,逍遥子接班以后把它升级为新“六脉神剑”。
回到你刚才的问题,职业经理人进到民企,要看到现在的环境跟我十几年前进民企的时候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我认为,所谓的空降兵首先在心态上一定要端正,告诉自己,我是有价值的,我的价值已经在过去十几年的经历里得到证明了,不需要刻意证明自己。
第二,不要察言观色太多。
如果察言观色太多,比如我要是天天猜马云怎么想,马云想做什么,你猜不了,猜不透。
当你花太多的精力去察言观色的时候,别人会认为你是另外一类人,是官僚体制里面的马屁精,靠那些东西上台的。
所以自己要先想清楚,不要过度察言观色,不是不察言观色,但千万不要去猜,而是去理解这个公司在这个阶段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
第三,要做一些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比如价值观的改变,要敢于冒一些风险。
如果说我在加入阿里的头半年里面有什么经验教训,大概就是这一些。
03级别越高的人
越要“闻味道”
@管理的常识:您曾经说,HR的输入是战略、输出是企业文化。这体现了HR在企业里具有的非常关键的战略价值。
好多中国企业不知道怎么管理企业文化,或者管理得不太好。从一个专家的视角来看,一个公司怎么看它的企业文化有没有问题?
邓康明:
第一,文化是一个结果。
很多企业说我要做文化,其实不存在做文化这件事情本身。企业的使命愿景、战略选择、商业模式、业务决策,服务谁、不服务谁,什么样的客户,用什么样的方式服务这些客户,以及你要用谁做干部、不用谁做干部,这一系列的行为最后沉淀下来的那个东西叫做文化。
所以很难说,可以设立一个文化部门来做文化,文化是以业务和组织干部为核心,以制度为出发点,不断做决策,最后形成的那个东西。
第二,怎么测评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商学院教的那些正规套路,用那些工具和问卷来测;也可以通过走动式,花两天时间到公司里跟不同的人谈一谈,就可以感知到这个公司的文化。
比如,公司上下对战略和使命了不了解,认不认同,跟不同层级的人聊一下就会了解。
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实践功能,大家要上下同欲,左右同心。同心的出发点是一个锚定的东西,这就是企业的使命和战略,对这一点到底大家明白不明白;
其次,企业使用干部的标准是什么,用谁不用谁,你今天用张三,明天用李四,后天用王五,张三又下来了,李四又晋升了,这些事情体现了一个公司到底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能力,什么样的个性。
有的公司在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和制度里倡导大家以客户为导向,希望大家敬业,带好团队,以身作则,但是实际上在干部决策上,并没有真的从这些原则出发,而是任人唯亲,山头主义。通过这些你就可以感知到公司文化上存在的问题。
"
@管理的常识:阿里著名的方言,“闻味道”,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邓康明:
2008年、2009年的时候,我停下了所有外部机构的培训服务,我们自己专门开发了一个针对中高层干部的培训课程“三板斧”: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这是“闻味道”正式诞生的时间点。
在此之前,马云本身是一个喜欢walking around(走动式管理)的人,不时地到公司里走来走去,到处看一看,他是一个闻味道的人。
有时候在走过一个团队以后,回来跟我说,老邓,这个地方你看一看,我感觉有点问题;或者半夜打电话跟我说,这个副总裁我感觉最近状况不太对。这就是典型的闻味道。
闻味道确实是阿里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在管理团队、解决问题的时候经常使用,甚至在招人的时候,也要“闻闻这个人的味道”,级别越高的人越要闻味道,感知一下他个性上跟我们所期待的“三观”是不是符合的。
04想让组织发生变化
考核和激励是最重要的两个手段
@管理的常识:关于企业文化,很多公司有一个通病,就是文化落不了地,老板设想了一套东西,提出了一些概念和口号,但是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您在辅导企业的时候,一般会给他们什么建议?怎么去改变这种状况?
邓康明:
要让文化落地,创始人自己首先要想清楚,文化对我到底重不重要,使命、愿景、价值观对企业到底重要不重要,在做资源决策的时候,我是不是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企业只是把一些口号“上墙”,好的企业、有文化的企业你看不到墙上有任何东西,但凡上墙的,大概率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做给自己的。
一个有文化的企业,真的相信文化对自己重要的企业,它在公司的使命、战略、组织和人上面,肯定是有一套逻辑在里面一以贯之地不断实践下来的。
第二,文化确实需要一定的仪式感,需要很多活动来体现。
比如阿里每年一度的年会,在年会上做出的表彰、奖励,体现出阿里文化中用人的原则是什么;
再比如每年5月10号的阿里日,公司会邀请所有员工,如果你愿意,可以带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婆孩子来阿里,马云会跟大家汇报阿里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做这些事情,公司目前进展得怎么样,这体现了阿里文化的另外一部分,就是作为一个大的社会生态是一部分,阿里怎么处理跟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管理的常识:一个企业文化变革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