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高科技”骑术,然而骑在马上,其思维和行为模式仍是步兵,不妨将他们叫“骑马的步兵”。
直到汉武帝启用马夫出身的卫青及从小骑射长大的霍去病为创新团队的“带头大哥”,从零开始组建独立的骑兵团队,才最终封狼居胥,大获成功。”[注:《半面创新》周宏桥 ]
我们处在新旧技术、新旧时代、新旧环境交割时的中间状态。
50后、60后如周亚夫,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栋梁,“步兵时代”的常胜将军;
79后、80后如李广、程不识承担从传统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转型,犹如骑在马背上的步兵,经历着痛苦的转型,从熟悉的陆地到无边际草坪的阵地转场。
85后、90后是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卫青、霍去病”,天生就骑在互联网的“马背”上,是未来“颠覆性”创新的主力军。
一位60后咨询顾问,分享了一段马背上步兵的际遇。
当腾讯公司某项目服务商竞标进入到最后阶段,他亲自出马给腾讯老总讲PPT。不料,最后落标竟是因为他的一头白发。
腾讯高管认为他太老,不能胜任给腾讯的咨询工作。很多互联网公司规定不录用年纪在40岁以上的候选人。
在忿忿不平的同时,需要理解这种对年龄歧视的原因。
这些企业老板担心那些“李广、程不识”加入公司后会误人子弟、延误战机,被同行的骑兵原住民的卫青、霍去病打败。
年青企业家不是对头发的颜色反感,而是担心这些资深顾问将大脑内的那张过时“老歌”传给自己的公司。
建议三,
扔掉那张老唱片,学会唱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歌。
乔布斯说:大脑中的化学反应蚀刻出思维的模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陷入这些模式,就像唱片上的针槽,并且再也拔不出来了。
在为客户提供文化价值观、胜任力模型的服务项目中,遇到一些70后、80后为创始人的企业。其中两位不同行业的年轻创始人都提出要建立具有时代精神、臻美至善、真善美之类内涵的企业文化。我对他们的意见从看不起,听不懂,到产生共鸣。
看不起。认为一些企业家看几本王阳明的书,听几场儒释道演讲便开始附庸风雅。所说的内容与现代管理理念格格不入。
听不懂。在方案沟通过程中,对他们提及的初心狂狷、熵规宏观、臻美至美、仰望星空等词汇听不懂,不得要领,不能进入他的语境。只能望文生意地诠释,牵强地与自己的版本关联。
产生共鸣。通过与企业家一同学习读书,接近企业家的认知水平进入他们的语境环境,逐渐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当谈及企业管理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时,在一个时空维度沟通。
外企经理人熟悉西方管理理念和语言。不习惯于用“组织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这样的本土管理语言沟通。转换语言环境才能与企业家产生共鸣,提供走心的服务。
拼命奔跑才能跟上时代
中国改革四十年,外企经理人在推进中国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方面功不可没。我们从扮演“知识二传手”到实践者,将西方文化、管理理念和工具翻译成中文并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
20年前,外企人与原来的民营企业家相比,在英语语言和获得知识的时间上有领先优势。
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家都在学习的高速公路上飞奔。张瑞敏、马云等企业家与查兰这般的管理大师面对面沟通探讨。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外企人原来的认知优势,如果固步自封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认知水平反而成为劣势。
咨询服务的沟通尤为关键,能否与企业家在认知速度上同步,在相同的语言情景下沟通,是从原来甲方角色(购买服务)到乙方角色(出售服务)转型的关键和挑战。
写到此,耳边响起刘欢那首歌《只不过从头在来》。(完)